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热线:0371-67326666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金融财经 >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加快多层次债市发展 柜台债券投资品种扩大便利度提升

来源:新华网 编辑:徐孟夏 时间:2024-03-02 阅读量:
导读:  河南全媒体网讯中国人民银行2月29日发布《关于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通知》进一步扩

河南全媒体网讯中国人民银行2月29日发布《关于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通知》进一步扩大柜台债券投资品种,优化相关机制安排,以便利居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债券投资,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

  明确柜台投资者范围

  业内专家表示,柜台债券市场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向零售金融服务领域的延伸,是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践行普惠金融的重要场所。

  《通知》共十二条,进一步提升了柜台业务的便利度。具体而言,明确柜台投资者范围,包括个人投资者、企业和金融机构。

  在业务品种和交易方式上,《通知》明确,柜台债券品种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品种。已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的各类债券品种通过柜台投资交易,不需要经发行人认可。柜台业务开办机构与金融机构交易品种增加债券借贷和衍生品等。

  此前,人民银行于2016年2月14日发布的《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管理办法》规定,柜台业务债券品种包括经发行人认可的已发行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国家开发银行债券、政策性银行债券和发行对象包括柜台业务投资者的新发行债券。

  《通知》明确,优化投资者开户管理规则,已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立账户的投资者,在柜台业务开办机构开立债券账户,无需经中国人民银行同意。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投资者,可通过柜台业务开办机构和境内托管银行开立债券账户。

  对于开办机构内控管理要求,《通知》明确,柜台业务开办机构应建立合理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加强柜台业务内控管理和系统建设,做好交易服务全程留痕,妥善防控业务风险。

 安全性高 交易灵活

  据了解,柜台业务开办机构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柜台债券业务服务的,主要以国债、地方政府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为主。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截至2023年末,全国已有30家商业银行开办了柜台债券业务,为投资者开立账户630万个。数据显示,当前柜台债券品种中国债、地方政府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分别占比56%、21%和23%。

  对于个人如何通过柜台购买国债、地方政府债,业内人士介绍,上述30家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以及聚焦本地经营的中小银行。“居民可以在这些银行的营业网点或电子银行渠道申请开立柜台债券账户,与本人银行卡绑定后,在交易时间即可通过银行网点或者APP买卖债券,查询债券价格和债券余额。”他说。

  相比银行存款、银行理财、公募基金,柜台债券有其自身优势。业内专家介绍,相比其他金融产品,总的来说,柜台债券票面利率会高于同期限的银行存款,而且柜台上交易的国债、地方政府债是政府信用,安全性高,能满足居民对低风险、收益稳健的理财需求。另外,柜台债券交易灵活,一百元起投,投资者着急用钱时,可在交易时间卖出债券,或者把债券作为抵押品向银行办理质押贷款,变现能力较强。

  加强内控管理

  市场普遍认为,柜台债券业务对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多重意义。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有利于拓宽居民投资渠道。目前,我国居民直接持有的政府债券规模较小,与成熟债券市场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通过柜台渠道投资债券市场,可以将储蓄高效转化为债券投资,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有利于优化融资结构。截至2023年末,我国债券市场余额158万亿元,是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加快发展柜台债券业务,有利于促进直接融资发展,优化金融体系结构。

  此外,有利于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上述负责人表示,柜台债券业务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向零售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延伸。与集中统一的金融基础设施相比,柜台开办机构可为各类投资者提供债券托管、做市、担保品管理、清算结算一体化等各种灵活多元的综合性服务,提升市场活跃性,促进市场分层。

  对于柜台业务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风险防范措施,上述负责人强调,柜台业务开办机构应当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建立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了解投资者风险识别及承受能力,向具备相应能力的投资者提供适当债券品种的销售和交易服务。二是充分揭示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不得诱导投资者投资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相适应的债券品种和交易品种。三是加强柜台业务内控管理和系统建设,严格规范柜台债券交易流转、托管结算、信息安全等相关操作流程。四是明确与投资者之间的风险权责关系,完善纠纷处理机制。

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Copyright © 河南全媒体网 版权所有 监督电话:0371-67326666  投稿邮箱:hnqmtw@163.com
    声明:本站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有河南全媒体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豫ICP备18037887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0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566
    法律顾问:河南德慧律师事务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