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热线:0371-67326666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资源环保 >

三门峡沿黄生态廊道,一条人与自然和谐之路

来源:大河报 编辑:徐孟夏 时间:2023-09-15 阅读量:
导读: 河南全媒体网讯▲大量天鹅在天鹅湖越冬拍摄于2023年3月▲天鹅越冬地,游客打卡处。三门峡百里生态廊道串起黄河碧波□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邓
河南全媒体网讯  

    ▲大量天鹅在天鹅湖越冬拍摄于2023年3月

    ▲天鹅越冬地,游客打卡处。

    三门峡百里生态廊道串起黄河碧波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邓飞文白周峰摄影

    随着三门峡境内沿黄生态廊道的基本建成,越来越多的天鹅选择在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安家生活。以生态立市、文旅强市的三门峡在防洪保障、生态修复、黄河文化、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得到助力。

    天鹅十年增长五倍 峰值达6400余只

    三门峡被誉为“天鹅之城”,缘起地处三门峡市主城区黄河南岸,位于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试验区内的天鹅湖。每年10月底至次年3月,大量天鹅会从遥远的西伯利亚迁徙到此栖息越冬,天鹅湖已经成为国内数量最集中、离城市最近、观赏性最强的天鹅观赏地。

    9月13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走进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一眼望去,碧波荡漾,绿意盎然。从高空俯瞰,天鹅湖与川流不息的黄河水、深沉厚重的黄土塬、洁白美丽的天鹅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

    “三门峡天鹅湖是在黄河一级支流青龙涧河、苍龙涧河河道治理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天然水面,绕湖东去的黄河,穿湖而过的青龙涧河、苍龙涧河,为天鹅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更赋予了独特而秀美的生机和灵气。”三门峡市城管局党组成员、三门峡黄河天鹅湖湿地保护中心主任石线伟在接受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采访时说道。近年来,三门峡黄河库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每年迎来数以万计的天鹅到这里栖息越冬。

    据统计数据显示,仅以天鹅湖为例,天鹅数量从最初的几十只、几百只,到2013年1月的1300余只,2014年1月天鹅数量为2900余只,2015年1月最多达到6400余只。随着天鹅数量的增加,对湖泊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挑战。于是,三门峡在库区其它区域营造更多适宜天鹅栖息的浅滩、湿地,天鹅的栖息面积增大了近10倍,成功对天鹅进行了分流。2016年至2023年,天鹅湖天鹅数量维持在5000只左右。

    “2015年,2023年留守在天鹅湖的大天鹅分别成功繁育6只和3只小天鹅,创造了大天鹅在越冬地繁殖的一次又一次奇迹。”三门峡黄河天鹅湖湿地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孔德生说。

    孔德生工作多年,深知鸟类习性。他提到,鸟类之所以愿意选择三门峡,是因为天鹅湖为它们提供了宜居之所,让它们可以“安心”在此生活。尤其是最近几年生态廊道的建设、湿地的修复、全民爱鸟意识的增强等,为它们提供了外部保障。

    他说,沿黄连接带打通以后,真正把三门峡主城区西部和北部区域黄河沿线的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陕州公园和黄河公园连接成为一体,游客在体验母亲河、观赏白天鹅的同时也能感受淳美诗意的黄河文化。

    百里黄河生态廊道 铺就群众幸福路

    三门峡市三面被黄河环绕,区域内黄河流长206公里,长度和流域面积均超过整个河南省的四分之一。黄河,成了三门峡市响亮的名片。

    从9月12日起,记者在三门峡境内自西向东一路走来,沿黄生态廊道基本实现全线贯通,处处绿意盎然,五彩缤纷,宛如给黄河镶了道绿边,将函谷关、庙底沟博物馆、仰韶文化博物馆、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黄河三门峡大坝等景点连点成线,成为网红打卡地。

    据了解,三门峡市的黄河生态廊道,沿黄长达108公里。近年来,该市坚定实施“生态立市”战略,高标准打造“集生态湿地、护堤、防汛管理为一体”的沿黄生态廊道,使这里的黄河生态廊道成了人们体验黄河风情、尽享休闲生活的好地方。

    为进一步提升生态修复建设水平,三门峡市根据黄河三门峡段的特色,以重点项目作为支撑,先期启动实施百里黄河湿地修复工程、千里城市绿廊建设工程、万亩矿山修复工程等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工程,打造万里黄河第一坝生态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带,确保黄河水畅岸绿。在防洪保障、生态修复、黄河文化、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提升。

    随着生态改善,环境不断变美,有600多种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300多种100多万只野生鸟类在此安居乐业。每到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的游客到此游玩,百里黄河生态廊道真正成了人民群众的幸福路。

    市文旅局局长: 

    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中增添三门峡力量

    三门峡百里黄河生态廊道的建设所带来的综合效益还表现在文旅行业上。

    近年来,三门峡市依托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黄河三门峡大坝景区等,助力建设大禹治水文化主题公园、砥柱干部培训教育学院等网红打卡地,凸显三门峡市在黄河流域的文化强市地位,以百里黄河生态廊道为主线,连点成线,构筑早期中华文明历史长廊,推动黄河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同时,三门峡市在谋划“一带一廊六区”时,已经确定了新的文化旅游发展格局,即“豫西生态文化旅游带、早期中国文明长廊和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要展示区、小秦岭旅游览胜区、研学旅游体验区、深呼吸生态康养区、三门峡东部文旅观光区”文化旅游发展格局。

    未来如何深化落地?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毋慧芳告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一是坚持文化引领、功能提升,在项目建设方面要有新作为。重点抓好圣地仰韶“七个一”、天鹅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三门峡大坝黄河文化旅游区、陕州地坑院非遗文化旅游区建设提升工作。

    二是坚持形象塑造、IP提升,在文旅品牌打造方面要有新亮点。尤其是要借力西安、洛阳等旅游城市引流赋能,创新擦亮“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城市品牌和“圣地仰韶·花开中国”文化品牌,不断扩大全市旅游市场份额,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中增添三门峡力量。

    三是坚持全域发力、产业提升,在丰富文旅新业态方面要有新突破。进一步深化“文旅+”“+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开发会展经济、馆藏经济、水上经济、赛事经济、休闲度假、露营研学、城市漫游等文旅消费新产品,加快建设高品质文旅消费集聚区。

    毋慧芳向记者表示,“作为三门峡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引领城市、省际区域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排头兵,我们将全面坚决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构建文化强市和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工作中出新招、见实效。”

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Copyright © 河南全媒体网 版权所有 监督电话:0371-67326666  投稿邮箱:hnqmtw@163.com
    声明:本站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有河南全媒体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豫ICP备18037887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0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566
    法律顾问:河南德慧律师事务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