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热线:0371-67326666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资源环保 >

昔日盐碱地,长成高颜值“苜蓿园”

来源:大河报 编辑:徐孟夏 时间:2023-07-11 阅读量:
导读: 河南全媒体网讯无人机起飞到滩区120米高空之后,显示屏内充满青绿,与正调水调沙的黄河形成鲜明对比。记者乘上百万“豪车”去割草优质紫花
 河南全媒体网讯   

    无人机起飞到滩区120米高空之后,显示屏内充满青绿,与正调水调沙的黄河形成鲜明对比。

    记者乘上百万“豪车”去割草

    优质紫花苜蓿产业项目请当地农民作为田间管理员

    这处苜蓿草基地竟然有几个硕大的蒙古包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朱长振 文图

    九曲黄河在河南兰考拐了最后一道弯。这里曾是大沙窝、大风口,沙丘遍布、土壤贫瘠。上世纪六十年代,“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强忍病痛带领兰考人民整治“三害”,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

    7月7日,记者来到兰考县黄河滩区的苜蓿种植基地,看到了热火朝天的收获景象。目前,兰考县正大力推进土地流转,争取到2023年底前完成紫花苜蓿种植达到10万亩的目标,着力构建草畜一体化融合发展格局,以优质饲草产业发展助推绿色畜牧产业全面发展。

    记者乘上百万“豪车”去割草

    7月7日上午10时许,骄阳似火,在兰考县黄河滩区的苜蓿种植基地里,则是另一番火热场景,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苜蓿地里看到,大型机械正在忙着收割成熟的紫花苜蓿。

    记者在年轻驾驶员的指引下,攀爬上一辆大型收割机,伴随着震耳的轰鸣声,驾驶室内的温度渐渐降低。“有空调,这车一百多万呢,会没有空调?后边那一辆比这个更贵,将近200万,电脑控制,割草的宽窄,快慢,遇到障碍物的避让,都能做到自动化控制。”驾驶员一边开着收割机一边对随车采访的记者说。

    在不远处的另一块草地上,两辆并排行驶的机械正在做着配合动作,一辆机械负责把已经割下的苜蓿草收起,然后再通过一个喷管将草喷进并排行驶的另一辆车内,伴随着一阵阵青草的特有芳香,一车车满载新鲜苜蓿草的卡车驶出黄河滩区。而在兰考的养殖场内,奶牛和山羊正等着大快朵颐。

    几年前,这里还是风沙肆虐、寸草不生

    在兰考县委宣传部新闻科有关领导带领下,记者一行沿着兰考黄河大堤前行,眼前一片天高水阔、林草丰茂的景象。当地村民在接受采访时则称,几年前,这里还是风沙肆虐、寸草不生。

    据介绍,黄河在兰考境内长只有25公里,却是历史上决口最多的地段。1171年到1949年的700多年间,黄河兰考段决口泛滥达140多次,兰考境内有迹可循的古道就有11条,断堤50多处。古道断堤遍布全境,形成上百个风口,再加上整体地势低、地下水位高、盐碱含量高,使“风沙、内涝、盐碱”成为长期制约兰考经济发展的“三害”。

    兰考县委宣传部提供给记者的一份资料上显示,近年来,兰考县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推进黄河滩区优质草业带建设,打造了全产业链绿色生态体系。优质紫花苜蓿产业项目是兰考县绿色畜牧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是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重点项目。

    昔日盐碱地,如今“聚宝盆”

    正忙着协调收割苜蓿的负责人张伟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项目在兰考共种植紫花苜蓿7万亩,每年总产出18.2万吨青贮,总产值2.2亿元,相比粮食作物,每年每亩效益可提高30%以上。

    “黄河滩区的土质半沙半淤,旱季容易扬尘,雨季不利于保储水分,而紫花苜蓿根系发达,种植两三年内,根就能长2到3米,既能涵养水源,又可防风固沙。此外苜蓿的根还有固氮作用,改土肥田的效果也很显著,紫花苜蓿蛋白质含量高,被称为‘牧草之王’,是喂养牛羊的好饲料,由于兰考的土质、气候、降雨量非常适合苜蓿生长,一年能割到六茬。”张伟峰说。

    随着饲草种植产业化的推进,曾经泥沙沉积的黄河滩,成了高颜值的“苜蓿园”;昔日土壤贫瘠的盐碱地,成了能生金的“聚宝盆”,一幅岸绿、景美、民富的动人画卷正迅速铺开。

    此外,优质紫花苜蓿产业项目在流转当地土地的同时,还聘请当地农民作为田间管理员,聘请当地农机手、电工等到基地工作,充分带动了当地农户的就业增收,引领当地农业迈向“大地块、大农机、大产业、水肥一体化”的现代农业模式。

    目前,兰考县正大力推进土地流转,争取到2023年底前完成紫花苜蓿种植达到10万亩的目标,着力构建草畜一体化融合发展格局,以优质饲草产业发展助推绿色畜牧产业全面发展。

    ■记者手记

    误把滩区当草原

    好多年没去过兰考了,这次因为“红色精神代代传”的报道再次来到这里。印象中,位于黄河岸边的兰考应该还是黄沙漫天的景象,顶多会有一些长势不错的泡桐树,可到兰考转了一圈,我感觉自己错了。

    当地宣传部的同志领我去的第一站,是黄河的最后一道弯,从微信上,我看到郑州当天的气温接近40摄氏度,可这里却凉风习习,游人如织。无人机起飞到120米高空之后,显示屏内充满青绿,原来这里已经成为苜蓿草的天下了,到年底可能要达到10万亩呢。

    第二天,我独自开车赶到位于黄河滩上的一处苜蓿草基地,在这里,一排排各式大中型机械整装待发,今年的第四茬苜蓿草开始收割了。

    驱车行驶在一望无际的碧波之中,猛一下,几个硕大的蒙古包闯入眼帘,让我瞬间有种误入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错觉。

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Copyright © 河南全媒体网 版权所有 监督电话:0371-67326666  投稿邮箱:hnqmtw@163.com
    声明:本站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有河南全媒体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豫ICP备18037887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0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566
    法律顾问:河南德慧律师事务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