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热线:0371-67326666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房产旅游 >

文化润出好乡风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徐孟夏 时间:2023-08-10 阅读量:
导读: 河南全媒体网讯艾岗乡文化合作社女社员在表演扇子舞。苏韵棠摄编者按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其中,文化振兴又是乡村振
河南全媒体网讯 

    艾岗乡文化合作社女社员在表演扇子舞。

    苏韵棠摄

    编者按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其中,文化振兴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在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和文化强省的过程中,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进程中,如何做到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从本期开始,本版推出“社会视点·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力量”栏目,关注我省乡村振兴中的各类文化事件、文化现象,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和借鉴,敬请垂注。

    □本报记者 韩春光 本报通讯员 苏韵棠

    夏日傍晚,微风习习。晚上8点刚过,西华县艾岗乡半截楼村新时代文化广场,数十名英姿飒爽的文化合作社女社员就开始列队敲盘鼓了。铿锵有力的鼓点,上下翻飞的鼓槌,整齐划一的动作,无不彰显出乡村文化的淳朴、热情与奔放。近日,记者到艾岗乡采访,一睹当地乡村文化的风采。

    文化底蕴很丰厚

    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是艾岗乡乡村文化的根基。上古文献记载,这里的中皇山是女娲建都的娲城故里;族谱记载,这里的苏桥村是苏辙后裔定居地;这里的洪山庙金氏村民,是蒙古族铁木真时期康里部落的后裔。20世纪30年代,“中共豫东特委”在这里播下红色文化的种子。

    20世纪70年代,艾岗乡还完整保存着传统农耕文化的特征。孩子们推铁环、摔四角、捉迷藏,大人们喷大空、下大方;为看电影,很多人要跑好几里夜路;看戏更是许多农民梦寐以求的乐事。

    20世纪80年代,侯桥村腰鼓队成立,当时在全县可说是凤毛麟角。那时,全乡有26个农民电影放映队,在全省放了“卫星”。

    1990年,艾岗乡举办首届民间文化节,30多个民间文艺团体踊跃参加,至今已办了10届。艾岗的腰鼓在2015年全县“红樱桃杯”大赛中,一举囊括特等奖和一、二等奖。

    “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背起腰鼓就会扭。”艾岗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寇二勇自豪地说。2021年,全乡先后成立新时代、红色记忆、心连心和盛德4个村级文化合作社,成立包括百人金腰鼓团和百人红色腰鼓团在内的腰鼓队46个,队员达800余人。

    文化合作社吸纳文化爱好者、文化志愿者加入,打腰鼓的、敲盘鼓的、跳广场舞的,凡是爱好吹拉弹唱跳的文艺能人、小型表演团体皆可参加。文化合作社还根据社员们的不同爱好,分别成立腰鼓、盘鼓、广场舞、扇子舞、曲艺、唢呐、武术等文化合作分社。

    “过去,我们单打独斗,现在有了团体、有了队伍,心里感觉有了依靠。”都城岗村唢呐艺人侯伟,参加红色记忆文化合作社后,每次组织文化活动,他都积极参加。

    2000多口人的侯桥村,拥有文化志愿者136人,民间文艺团队8个。“这几年俺村搞‘村晚’,每次都演几个小时。”侯桥村党支部书记侯德明得意地说。

    文明乡风沁人心

    满室生香的农家书屋,是村民们每天晚上的打卡地。“俺村的闫国占、闫猛、闫书眉、樊春磊等年轻人受益匪浅。他们带动全村种植蟠桃、葡萄、石榴、猕猴桃等500多亩。其中仅蟠桃一项,去年亩收入就达1万元。”潘南村党支部书记樊五平说,这些年轻人是农家书屋的常客。

    “俺村成立了红色记忆文化合作社,兴建了纪念馆,修缮了纪念塔、烈士墓、普理学校旧址。我们把红色教育、红色旅游当作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中共豫东特委”所在地——陵头岗村党支部书记侯二刚娓娓道来。

    “破院子、老房子改成了‘红色故事讲堂’‘乡村美术馆’‘乡愁展示馆’,废坑变成了‘德孝文化苑’。俺村正在打造农家乐、民宿等,让游客有吃、有住、有玩、有学、有收获。”半截楼村党支部书记李校红充满信心地说。

    在艾岗乡的习俗中,村民办喜事能请来腰鼓队就特有面子。但腰鼓队也有规定:对于大操大办、索要天价彩礼的,即使高价邀请也拒绝上门。

    “腰鼓队的‘闭门羹’起了大作用。2022年,俺村因此取消大操大办10多起,节约资金10多万元。抵制天价彩礼12起,节省资金18万多元。”提起这些,艾岗村腰鼓队队长黄华无比自豪。

    半截楼村新时代文化合作社负责人李大春深有感触地说:“如今各村的文艺团体都成了乡风文明播种机,文化合作社社员都成了移风易俗的宣传员。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在悄然改变,打牌、喝酒、闲玩的人明显少了。一到晚上,村民们会在微信群互相通知,到文化广场去跳舞,到农家书屋去‘充电’。文化生活丰富之后,村民们感觉生活充实了,心情舒畅了。”

    “白天在家闷一天,晚上出来兜兜风。姐妹们聚在一起,敲敲腰鼓、聊聊天,什么婆媳不和、邻里关系呀,一说一笑一热闹,就都忘了。心情放松了,身体锻炼了,回去就能睡个安稳觉。”刚满40岁的苏桥村腰鼓队员安艳丽诉说感受。

    艾岗乡是全国劳务品牌“西华的哥”的重要发源地。南至广州,北至哈尔滨,西至拉萨,东至青岛,遍布来自艾岗的万余“的哥”。空手夺刀、抢救女青年的刘建华,不顾生命危险跳海救人的朱江涛,突发心肌梗死、生命最后一刻保障乘客安全的李国三,“闯红灯”义载高烧儿童惹网友怒赞的侯朝阳都来自艾岗。杭州市“雷锋车队”“共产党员示范车”中,30%的成员来自艾岗。拾金不昧、无偿献血、免费接送考生……出门在外的“的哥”,将“艾岗文化”的闪亮名片洒向全国。

    文化成果创佳绩

    省委宣传部驻村选调生张家宁告诉记者,半截楼村曾是省级贫困村,近年来经过省委宣传部文化帮扶,已成为省级文明村。尤其是在驻村第一书记马本胜的倾心帮扶下,村民文化生活逐渐丰富多彩。“我们为村里新时代文化合作社建了活动室、办公室、文化广场,配备了设备。还有省文旅厅‘乡村音乐厅志愿者团队’、市县文旅局‘寻找村宝’等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到来,专家老师零距离、面对面授艺,让文化合作社社员几乎个个成了文艺多面手。”

    2021年10月,河南省乡村文化合作社现场观摩会暨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启动仪式在半截楼村成功举办,艾岗乡数百名文化合作社社员百鼓合奏、百人合唱、百扇共舞……在全省一下打出了“艾岗文化”的闪亮品牌。

    2022年是艾岗文化的丰收年。8月,文创产品德孝文创小院被周口市评为改革创新奖。国庆期间,村民原创村歌作品《我的家乡半截楼》、村画作品《红色童画映初心》在我省“喜迎二十大,欢乐进万家”十大群众文化活动中,双双荣获大奖。12月,半截楼村新时代文化合作社获得省示范性文化合作社称号。

    “今后我们将在传统文化活起来、红色文化火起来、群众文化兴起来上狠下功夫,努力让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赋能。”艾岗乡党委书记姚广峰表示。

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Copyright © 河南全媒体网 版权所有 监督电话:0371-67326666  投稿邮箱:hnqmtw@163.com
    声明:本站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有河南全媒体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豫ICP备18037887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0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566
    法律顾问:河南德慧律师事务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