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热线:0371-67326666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民生法制 >

公共设施应充分发挥公共功能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徐孟夏 时间:2023-08-15 阅读量:
导读: 河南全媒体网讯社会与学校共用的体育场大门紧闭。□本报记者翁韬文 图近年来,我省各地都在大力倡导全民健身,不少的机关单位、学校、体育
 河南全媒体网讯  

    社会与学校共用的体育场大门紧闭。

    □本报记者 翁韬 文/图

    近年来,我省各地都在大力倡导全民健身,不少的机关单位、学校、体育场馆等都把健身场所免费向社会进行了开放,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了便捷的健身服务。但是,也有个别场馆由于一些管理方面的原因无法向公众打开惠民大门。

    日前,就有读者向本报反映,位于通许县行政路的通许县人民体育场一直是县城主城区居民健身的一个主要场所,此前跟当地一所中学共用。近两年,因疫情原因体育场暂时封闭管理。疫情过后,当地教体部门督促学校在固定时间内向社会公众开放,但由于多种原因,学校仍然把想进入体育场锻炼的市民拒之门外,这样的做法值得商榷。

    公共场地成了学校“私家操场”

    8月9日,记者来到通许县人民体育场,只见大门紧闭,一排路障将进出口堵了个严严实实。记者在体育场外看到,该体育场主体有看台、足球场、塑胶跑道,西侧有一排乒乓球桌和多个篮球场地。

    记者刚从一旁的小门进入体育场,就被一名保安拦住。他告知记者,这里是通许县实验中学的操场,禁止校外人员进入活动。

    当记者问及此前体育场一直是面向社会开放的,现在为何又不开放了?该保安解释说,疫情之前是固定时间开放的,但是进入体育场的人员众多,很多健身者有大声喧哗、使用大功率的外放设备、携带宠物等行为,而且活动时间跟学生的学习时间有一些冲突,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少的干扰,也给校园安全带来了隐患。疫情防控期间,出于防控的需要,学校进行了封闭管理。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很多家长仍希望学校能保持相对安静、安全的环境。

    采访中,该保安指着校门口一处正在拆迁的楼房告诉记者,这两年由于高中部搬迁,一部分校园又划拨给了卫校,还有旧教学楼的拆迁,造成了校园面积不断缩小,健身市民的活动对学生的干扰更为直接,所以,按照学校领导和一些家长的要求,对进入体育场的群众都进行了劝退。

    公共健身设施不能“一封了之”

    这样的说法,很多当地市民并不认可。采访中,一名周边居住的市民告诉记者,通许县人民体育场大概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是倾全县之力建设的,很多市民都参加过体育场建设的义务劳动,而场地名字中的“人民”二字也代表了体育场的属性,是属于全民所有的。

    也有市民表示,疫情发生后,为了防止疫情传播,学校将场地封闭起来,避免交叉感染,大家对此都表示理解和支持。而去年年底疫情防控政策已经调整,但至今仍然拒绝市民进入体育场健身。在全社会都倡导全面健身,很多学校、单位都对外开放运动场地的当下,这样的做法让大家无法理解。

    采访中,一名此前经常在体育场健身的市民告诉记者,今年2月,有市民向当地教体部门反映过这一问题,教体部门责令学校向市民开放场地,也把相关的告知书贴到了体育场门口,但是这一规定并没有执行多久,学校又恢复到了封闭状态,随后很多闻讯前来健身的市民都是碰了一鼻子灰,悻悻而返。

    采访中,不少市民也表示,学校以方便管理为由,把属于全民的公共健身设施一封了之,这本身是一种懒政做法。

    限期整改确保场地开放时间

    随后,记者来到通许县教体局,该局一名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许县人民体育场建设在通许县实验中学院内,学校是该场所的管理方。近几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实验中学施行封闭管理,未对外开放。2月中旬,接到市民投诉后,教体局也督促该学校进行了整改。但是由于三年的封闭,体育场重新开放的消息很多市民不知道,去健身锻炼的市民并不多,学校从便于管理的角度出发,慢慢地恢复到了封闭状态。

    采访中,该工作人员也表示,教体局会尽快责成通许县实验中学进行限期整改,开放时间和疫情前保持一致,保证每天早晚各1.5小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双休日、节假日全天开放。同时,针对家长的担心,也会通知学校作为体育场所的管理方,要加强对入场健身群众的管理,减少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干扰,做到共享健身设施,倡导和谐健身氛围。

    最后,该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县里正在推进通许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项目建设,预计2023年底建成,届时将最终满足城区居民的健身需求。

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排涝保秋苗
    下一篇: 黄金蜜桃喜获丰收
    Copyright © 河南全媒体网 版权所有 监督电话:0371-67326666  投稿邮箱:hnqmtw@163.com
    声明:本站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有河南全媒体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豫ICP备18037887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0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566
    法律顾问:河南德慧律师事务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