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热线:0371-67326666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全媒体要闻 >

商都文化更有说“中”的底气

来源:新华网 编辑:徐孟夏 时间:2024-04-02 阅读量:
导读: 河南全媒体网讯春节在郑州文庙“棂星门”下,寓意独占鳌头的“魁星”点斗备受欢迎  郑州向西,秦岭下,渭水畔,这个春天升腾起一股浓浓的

河南全媒体网讯

春节在郑州文庙“棂星门”下,寓意独占鳌头的“魁星”点斗备受欢迎

  郑州向西,秦岭下,渭水畔,这个春天升腾起一股浓浓的烟火气。美食博主、江湖吃货纷纷掩了朱门、投了大路,呼朋唤友、适彼乐土。天水麻辣烫,大烫盘中包罗万象,各有滋味。一夜之间,天水,用一箪食,让传说中的“诗与远方”成了舌尖上的“热辣现实”。

  郑州向东,开封的“王婆”火速出圈,不少人趁着春风去开封游玩,顺便一睹“王婆风采”。

  然而,这一箪食、一“王婆”中究竟隐藏着多少“流量密码”?“沉睡”于中州大地的“文化符号”又将如何“破茧而出”?商都郑州又该以何种方式“接盘”,成就城市文化的迭代升级?

  天水每周旅游搜索热度上涨近200%

  为啥一碗麻辣烫,或是一顿烧烤,能引起“全民关注”?

  “最大的推动力是互联网、当地政府的联合发力。”郑州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刘涛表示,“‘民之交在于心相通’,这些举措让我们看到了甘肃人淳朴的民风和甘肃的城市魅力与智慧。”

  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3月以来,甘肃天水每周旅游搜索热度上涨近200%,并呈现继续快速上涨的趋势。

  “网红”产品,能否变成“长红”?吸引来的“流量”,能否变成城市的“存量”?对于后期发展,河南鲁班张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承军表示:“麻辣烫对于天水来说就像2元甜筒对于蜜雪冰城,仅仅起到引流的作用。能不能让慕名而来的人在天水这个大饭店吃好,体验到宾至如归的服务,依然要看当地政府后期如何在产业振兴上发力。”对于麻辣烫的整体态势,他表示,现在的天水麻辣烫已经不仅连着田间地头,也连着金融商贸、文旅交通,形成的产业价值链是当地全产业大融合最淋漓尽致的体现。

  讲好“有味道”的文化故事

  其实,小吃、快餐,都可以成为一张城市名片。拿郑州来说,早有胡辣汤、豆沫,午遇羊肉烩面、酸汤酥肉、八大碗,夜觅炒凉粉、鸡汁豆腐串,这一方美食繁花似锦之地,如何出圈?

  郑承军提出:“随着各地区文化交流,豫菜也需要在保证自己特色不丢的基础上,吸取其他菜系的长处,进行一定创新。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豫菜本身的优势做出独有的且有普适性的‘个性’豫食。”

  郑承军认为,品牌要注重形式。可通过刺激受众感官,延伸到增加双向互动强、受众参与度高的美食体验项目。将饮食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结合,可打造出具有辨识度的美食IP。比如,让游人在观赏嵩山少林寺的同时品禅茶等制造附加项目、融合自然旅游资源与文化历史旅游资源。

  “品牌还要充分融合其他产业资源,实现美食产业与交通、住宿、零售等相关产业的有效联动。通过美食,保障好游人后期住宿、门票购买、文创产品购买等方面的便利性,从心入手,用真心实意创造旅游产业链条上的良性循环。”郑承军表示。品牌本身也要有互联网思维。可利用互联网平台——抖音、微信等拍摄趣味美食制作过程、历史文化背景故事等内容,引发网友关注和自发分享,形成裂变式传播效应。“品牌自身也要注重品牌意识。不仅要从饮食本身出发,建立特色品牌,创立饮食品牌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逐步摸索符合河南饮食文化发展的方向,形成企业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还要立足全省,打造河南的整体饮食文化品牌,树立起‘美食旅游大省’的旅游意象。”

  美食,逐渐超越其单纯的果腹功能,进化成一种文化行为,蕴藏着一系列可感知的文化元素和气象。用“一箪食”表达地域文化中呈现出来的文化质地,俨然成为城市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方式。

  从细微处营造城市独特文化空间

  郑州向东,一个舌灿莲花、诙谐幽默的“王婆”近日火遍全网。人们驱车前往古都开封,除了有夜市可吃、有古城可赏,还能一睹“王婆”风采。火的是“王婆”的功底,是她幽默搞笑的控场能力,是她跟游客的互动,也是万岁山景区的性价比,更是全国亿万单身男女的需求。

  “要打造像‘天水麻辣烫’‘开封王婆’这样的城市文旅最强IP,首先,要把城市文化形象塑造提升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从细节入手。微光成炬,星火燎原,潜移默化浸入人们的生活。”刘涛认为,若要文化真正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就应该距离人们的生活足够近,遵循“小切口、大纵深、可实施、快见效”原则,从“城—人—产”发展为“文—旅—城—人—产”。

  在刘涛看来,近年来,郑州加快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重塑城市美好记忆,赓续文化底蕴,二砂文化创意园区、油化厂创意园等城市更新项目相继对外开放,这对唤醒城市记忆、营造文化氛围而言,无疑是美好的开端。而营造城市文化新场景,也应像天水麻辣烫一样,不拘泥空间的区位和大小,从细致入微处营造城市独特的文化空间。还要从基础设施入手,比如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对高铁、出租等进行升级,让郑州能更好地服务于五湖四海客。

  追本溯源书写悠长的城市文脉

  “也要因地制宜,重拳出击,找到并强化郑州文旅的最核心IP。”刘涛说,“先知后游”是现代人旅游的普遍模式,“知名度”对旅游来说至关重要。只有拥有、选择“共识”资源,文旅发展才能拥有知名度。IP是这个过度传播时代为数不多的“全民共识”,因此,郑州想要以文旅实现人群吸引,就要打造具有“全民共识”的现象级旅游IP。

  刘涛认为,在郑州,提起文化名片,“功夫郑州”最是享誉内外、“华夏之源”最是震古烁今、“天地之中”最是独具优势、“黄河文化”最是源远流长。因此,可追本溯源,对郑州优势资源——传统文化进行复盘升级,具象化、普遍化、普及化、故事化。

  “同时,针对市场新需求,塑造中原文化的多副面孔化。将受众从‘大众’化为‘分众’、化‘大群’为‘小群’,才能兼顾资源保护与文旅效益。”刘涛分析,郑州要想活化文旅资源,首先必须转变思维,从“卖资源”转变为“卖需求”,以“时尚密码”演绎“厚重文化资源”。为此,刘涛建议,可以抓住新型消费群体,比如针对亲子家庭,用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主题研学。

  “还要针对年轻人中的‘兴趣狂热粉’做文章,借助年轻人喜欢的新媒体平台,实现渠道促流量、信息裂变传播,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也要注意,绝不可固步自封,想要加快郑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就得用国际语言讲好这篇郑州故事,才能让郑州故事根植于多元文化交融的‘地球村’中。”刘涛总结,只有打造环环相扣、层层相叠的多模态式全产业大模型,才能让郑州文化产业破冰而出。

  往古而知今,继往开来。只有拨开芜杂,深入城市肌理,方可书写和丰富那悠长的城市文脉。记者 李娜 陶然/文 马健/图

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Copyright © 河南全媒体网 版权所有 监督电话:0371-67326666  投稿邮箱:hnqmtw@163.com
    声明:本站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有河南全媒体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豫ICP备18037887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0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566
    法律顾问:河南德慧律师事务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