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热线:0371-67326666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全媒体要闻 >

冷门科研更需“温度”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徐孟夏 时间:2023-09-26 阅读量:
导读: 河南全媒体网讯 □张喆近日,2023年“科学探索奖”评选落下帷幕,王钻开成为首届港澳获奖者。求学之路屡次受挫,被导师直言“不适合搞科

河南全媒体网讯        □张喆

    近日,2023年“科学探索奖”评选落下帷幕,王钻开成为首届港澳获奖者。求学之路屡次受挫,被导师直言“不适合搞科研”的他,在物理研究的冷门领域坚持深耕,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能量转化效率。在颁奖典礼上他表示,希望年轻的科学家不要惧怕失败,勇敢迈出第一步。

    在科研事业中,冷门领域有着独特的价值。一些冷门的科研领域,除了研究难度较高、周期较长、成果难以转化这些因素外,还有收入低、关注度低、人才储备少等现实原因,让人产生“可远观而不可亲近”的感觉。久而久之,科学共同体更加难以群策群力、共同攻关。长期看,这种恶性循环,甚至可能耽误整个科学事业的发展进程。因此,选择投身科研事业,要有更加长远的眼光和大无畏的勇气,而非“冷眼看冷门”,对其敬而远之。

    具体来说,科学家不仅要有“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还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奉献精神。在决定勇攀高峰后,就需要埋头苦干。从屠呦呦团队遍阅古方研究青蒿素,到王钻开一以贯之探索常规固液接触时间极限,无论哪一个冷门领域,越是接近未知的“无人区”、创新的“高寒区”,就越是需要激情与智慧燃烧。没有满腔热情,就难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定决心。相对于万众瞩目的热门领域,冷门研究则常常是默默无闻。但王钻开等人的成功证明,只要怀着一颗“火热的耐心”,再冷的板凳也终能坐热。

    如何让冷门不冷,除了弘扬科学家精神之外,还需要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驾护航。在科研人员勇敢创新、守住寂寞、攻坚克难的路途中,要减少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不应盲目以短期科研成果为导向,而要做时间的朋友,给冷门研究创造良好条件。对此,科研主管单位和相关机构要鼓励科研人员投身冷门研究、原创性研究。一方面,需要给予充分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要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建立科研容错机制,引导科研人员不盲目追求热门,从申项目、评奖项的“小圈子”中走出来,潜心追求真正有价值的科研突破,攻克“卡脖子”难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Copyright © 河南全媒体网 版权所有 监督电话:0371-67326666  投稿邮箱:hnqmtw@163.com
    声明:本站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有河南全媒体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豫ICP备18037887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0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566
    法律顾问:河南德慧律师事务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