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热线:0371-67326666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全媒体要闻 >

中国农民丰收节——赋予新时代文化内涵的节日

来源:光明网 编辑:马柯 时间:2018-12-01 阅读量:
导读: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在一个有着上万年农耕文明的农业大国里设立农民丰收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在一个有着上万年农耕文明的农业大国里设立农民丰收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这个节日所包含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四个主题词,分别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既是悠久农耕文明的深厚积淀,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农业古国,几千年绵延不断的农业实践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精神文化。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个凝重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期许和重托。 


中国农民丰收节——赋予新时代文化内涵的节日


回顾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日当天,以“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为宗旨,按照“务实、开放、共享、简约”的要求,以“因地制宜办节、节俭热烈办节、农民主体办节、开放搞活办节”为总原则,全国各地统一部署,紧扣“三农”工作、民俗文化以及农时农事,突出地方特色,共举办近6000场庆祝活动,现场参与农民超过3000万人,全国各地到处展现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丰收场景,亿万农民喜气洋洋,社会各界共享丰收喜悦,真正成了全国人民的“丰收季”和“欢乐季”。

节日中的“中国”,凸显了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化内涵。中国自古以农立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和源泉。农耕文化所崇尚的天人合一、保护资源、施肥养地、生物防治、精耕细作的农耕理论和技术,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等,都是发展现代农业可借鉴的良方良策。中国农民丰收节,首先就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农耕文明,克服化学农业的弊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生态、环保、安全、高效的现代农业体系。

节日中的“农民”,特指了农民是丰收节的主人,是节日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全国亿万农民祝贺中国农民丰收节时强调:“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广大农民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他还强调:“希望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调动亿万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谱写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随着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今天的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设立农民丰收节,有助于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队伍。

节日中的“丰收”,蕴含着深厚悠远的民俗文化渊源。“农民丰收节”是现代节庆概念,我国古代没有同样名称的节日。古代的丰收祭既是对农业神灵的恩报,对稼穑有功者的感谢,也包含着对来年农业年景的祈祷,既反映观念上的天地信仰,更体现重农悯农的国家意志。相传我国开展“祭社稷”活动,从夏朝的大禹时代开始,历经四千多年而不辍。几千年来,丰收庆典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和情感世界之中,推动着中华农耕文化延续和发展。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个继往开来的节日。这里的“丰收”含义已经不单指“多收三五斗”的产量追求,而是既要产量高,更要品质好、价格优,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丰收。

节日中的“节”,是指中国传统习俗中具有特殊寓意和功能的日子。古代农业社会的节日大多都与节气时令有关,因此传统节日都以协调人与季节物候的关系为核心,遵循农耕活动的时序,遵循中国人特有的时间制度和时间观念,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将中国农民丰收节定于每年秋分,既兼顾了南北各地的秋稔节候,又彰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弘扬的深意。有专家说:“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寄托着中华民族的感情,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文化。”民俗节庆具有对内促进文化认同,对外彰显民族身份的功能。历史上我国的传统节日体系曾对周边国家产生过重大影响,显示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

中国农民丰收节既重视传统文化的延续,更突出新时代的文化创新,是新时代民俗文化创新的典范。作为一个继承了悠久历史文化积淀,同时又赋予了新时代文化内涵的民俗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起到了促进城乡互动融合、凝聚华夏民族智慧、拉动农村新发展的重要作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成功举办让我们看到,在农业社会基础上建立的民俗传统并没有成为过去,它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有着深厚的民意基础和丰富的活动内容。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今天,我们要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传统文化的新元素、新内涵,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继承中推陈出新,在发展中开拓创新,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以最坚实的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Copyright © 河南全媒体网 版权所有 监督电话:0371-67326666  投稿邮箱:hnqmtw@163.com
    声明:本站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有河南全媒体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豫ICP备18037887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0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566
    法律顾问:河南德慧律师事务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