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热线:0371-67326666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教育培训 >

“双一流”高校如何培育创新人才?探郑大化学学院“七步”人才孵化高招

来源:大河网 编辑: 时间:2020-12-24 阅读量:
导读: 作为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和教育部确定的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郑州大学化学学院走出了一条“七步”人才孵化的“新路子”。

河南全媒体网讯  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培育出创新人才?作为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和教育部确定的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郑州大学化学学院走出了一条“七步”人才孵化的“新路子”。12月21日,大河网记者来到郑州大学,一探该校化学学院多制并举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式。

强化课程思政建设 注重立德树人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本科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本科新生“四爱”(爱国家、爱学校、爱知识、爱自己)教育,在校期间“六大主题教育”(价值引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训学校、健康成长——阳光心理辅导工程、美德传承——学生“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自我塑造——“最美大学生”评选活动、知识报国——创新人才培养学校、登高望远——国际化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到毕业生“三个一”主题教育活动(为母校留下一条好建议、为母校留下一部好作品、为母校留下一个好印象),强化思想引领,培根铸魂。

依托专业课教学,积极推进以课程思政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改革,化学专业的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4大专业课程均被列为郑州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以科学研究为载体,充分发挥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与言传身教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量身定制引路人 本科生的“双导师制”

培养人才,合适的引路人必不可少。记者了解到,该院实施“双导师制”,即为本科大一学生配备励志导师和为高年级学生配备专业导师的制度。

励志导师一般由学院党政领导和青年博士教师担任,励志导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和引导,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刻苦钻研、求真务实的作风,并提高学习和生活的适应能力,每年有近50名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励志导师。

在大学二年级之后,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学生与专业导师进行双向选择确定专业导师,学生进入导师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参与课题研究,专业导师为学生的实验创新、课题研究、专利发明、发表科研论文等提供指导,每届有2/3的本科生进入专业导师实验室开展科研训练。

加强协同育人 实施国内外访学制

国内访学是在郑州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卢嘉锡化学菁英班”的基础上,加强与中科院等研究所在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的合作。

利用中科院北京化学所、上海有机所、长春应化所、大连化物所、新疆理化所的科研资源和优势,近年来化学学院积极开展“勤以利能、践以利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年组织50~60余名优秀本科生前往中科院研究所进行访学,开展科研训练,使学生在国家一流科研机构受到科学精神熏陶、学术氛围感染与科研精神教育。

国外访学是通过化学学院与俄罗斯、美国、法国等国家高水平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鼓励和资助高年级本科生到国外相关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短期访学交流,开拓国际视野,提高学术与科研交流能力。

激发探索兴趣 开展科研训练制

据介绍,科研训练制主要包括青年博士讲坛、学术报告学分制、文献报告会本科生毕业论文训练。

“学院邀请青年博士教师与本科生分享求学经历、科研感悟和研究内容,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青年博士讲坛每年举行两期,至今已经有12位优秀青年博士登上讲坛与学生交流。”该院一位老师告诉记者。

为了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研究和发展前沿,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学院要求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参加一定数量的学术报告会,从而取得相应学分。本科生毕业班学生根据兴趣和科研训练研究方向,选择综述文献进行研读,然后通过报告会形式进行交流,并邀请学院专业领域教师进行点评,文献报告会每届本科生举行一次,挑选1/4的毕业生进行报告交流。

此外,大四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毕业论文工作,通过查阅文献、实验研究、论文撰写及论文答辩等环节,使每位本科生都得到系统和严格的科研训练,初步掌握科研方法和实验技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科研素质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为以后的深造学习或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综合素质答辩制 做好教学成果检验

学院每年安排在考研、保研、就业方面表现优异且具有代表性的本科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答辩,参加答辩的学生就自己在大学四年的思想、学习、科研、生活等方面进行总结回顾,与低年级学生分享经验和心得。综合素质答辩活动邀请学院领导、专业老师、辅导员等作为答辩评委,低年级学生观摩学习。

综合素质答辩是化学学院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是对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工作效果的综合检验,也是对低年级学生的启迪与激励。

科研“反哺”教学 助推创新人才培养

通过将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发展引入课堂教学,将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实现 “科研反哺教学”,助推创新人才培养。

例如,在本科生“现代无机合成”课程中,相关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与研究进展,分别围绕金属团簇材料、碳点材料、电极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无机爆炸物材料、生物无机材料等领域,为学生讲授现代无机合成化学的前沿内容;在本科生“综合实验”中,相关教师结合课题组在“聚集诱导发光”研究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将研究成果设计成 “水杨醛希夫碱的合成、表征及其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综合教学实验,学生通过实践了解“聚集诱导发光”现象、原理和其前沿应用。

“科研反哺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学科前沿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有效助推了创新人才培养。

发挥平台作用 支撑创新人才培养

化学学院利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及河南省重点实验室等教学和科研平台,发挥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教学示范中心除完成本科基础课实验教学外,其附属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积极服务于本科生实践教学和本科生科研训练。

在开设的“综合实验”课程中,学生通过亲手操作与实践,掌握现代大型分析测试仪器的应用,提高实验手段的应用能力。同时,仪器平台还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等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开放,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运用相关仪器设备开展课题研究。科研平台利用其在人才队伍、科研项目及实验室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承担本科生创新实践项目的指导,发挥其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近年来,在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下,化学学院科教融合培养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取得了明显成效。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继续深造学习的本科生以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获得了中科院科研院所和国内一流高校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通过以上“七步”人才孵化高招,2020年,化学学院本科生获批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64项,其中国家级、省级项目12项,本科生参与发表SCI论文58篇,在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0项,在校级“挑战杯”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团队奖11个,2020届本科毕业生读研率达到59.4%。

       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Copyright © 河南全媒体网 版权所有 监督电话:0371-67326666  投稿邮箱:hnqmtw@163.com
    声明:本站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有河南全媒体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豫ICP备18037887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0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566
    法律顾问:河南德慧律师事务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