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热线:0371-67326666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资源环保 >

武进滆湖水污染治理出实招见实效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付萱 时间:2021-09-25 阅读量:
导读: 夏末秋初,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公园内绿草如茵,树木葱郁。湖水清澈见底,园区处处见景。

图为工作人员在滆湖开展水质调查。 骆冬明摄

  河南全媒体网讯    夏末秋初,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公园内绿草如茵,树木葱郁。湖水清澈见底,园区处处见景。“这里原本是一片荒地,现在是生态乐园了,周围的人都喜欢过来散步或者锻炼。”附近居民赵倩说。

  滆湖是太湖上游的主要湖荡,也是太湖的前置库,在太湖湖西水系中有重要的缓冲作用,其污染控制和水质净化对太湖水环境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滆湖纵跨武进区和宜兴市两市(区),其中武进境内面积110平方公里,占79.8%。

  近年来,武进区积极开展滆湖汇水范围内排污口排查整治,通过控源截污、面源治理、湿地修复3项措施,成功让滆湖水污染减负,逐步实现河畅水清湖美岸绿。近期的监测数据显示,滆湖水质改善明显,总磷和总氮同比分别下降16.7%和20.3%。

  摸清底数,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摸清入湖污染底数,是武进区滆湖水污染治理的首要任务。“排污口排查整治是滆湖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基础性工作,也能够进一步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流域水环境治理的职责。” 常州市武进生态环境局局长于乐说。

  早在2019年,武进区就启动了滆湖(太湖)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运用无人机航测、人工徒步排查、专家质控式核查等多种形式,让滆湖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不留死角。截至目前,3年累计排查排污口3553个,基本实现“有口皆查,应查尽查”目标,为滆湖生态环境做了一次深入体检。

  “由于历史原因,之前大量排口没有被纳入日常管理,整治工作量很大。”常州市武进生态环境局执法局副局长王华说,从排污口整治切入,武进区扎实开展骨干河流一级支浜综合整治、工业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和生活污水直排口整治工作,解决了一批疑难问题。

  以王家浜为例,作为湖塘镇武进纺织工业园内浜,长约1.55公里,与外围水系不自然连通。此前,这一河道由于周边企业雨污分流不到位、初期雨水收集不到位、河水自净能力差、河底淤泥淤积等原因,黑臭现象较为严重。

  为此,湖塘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王家浜河道整治领导小组,具体协调、落实相关整治工作,制定以控源截污、清淤排查、生态治理、长效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化治理方案,镇环保、水利、建设、园区等各相关部门统筹协调,规定时间节点,倒排计划,加快推进。目前相关措施已基本到位,整治工作初见成效。

  此外,武进区对生活污水直排口开展整治,投资约300万元对大寨河7个入河排口,大庆河两个入河排口进行截污,投资约50万元对漕溪浜(东龙桥)入河排口进行截污纳管。目前,已完成相关排口的整治工作,有效改善了河道水质。下一步,计划重点实施中心城区污水直排口综合整治,完成主城区“小散乱”排查和整治工作,逐步推进老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和企事业单位庭院排水整治。

  有的放矢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使用量,建设农田氮磷净化设施,进行尾水净化等。

  2021年,武进区率先探索生物农药零差价配供试点,试点范围覆盖雪堰镇、前黄镇、礼嘉镇、洛阳镇4个农业大镇。

  以雪堰镇为例,农户凭借发放到户的身份识别卡,前往有“绿色农药销售点”标识的29家农资店刷卡购买农药。按照店内张贴的《绿色农药推广目录》和《购药须知》,农户购买目录内农药时,可享受化学农药15%、生物农药25%的购药补贴,补贴金额由平台直接从身份识别卡对应的奖励金账户内扣除。

  水产养殖也是面源污染整治的重要一环。武进区丰富的湖荡资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但传统落后的养殖模式也增加了河湖的污染负荷。

  “鱼蟹未吃完的饵料和排泄物不经过净化,直接排入水体易导致水体氨氮含量超标。现在我们正在前黄镇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和水产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建设,杨家圩、东兴圩2000亩生态循环养殖整治已经启动。”武进区农业农村局生态科科长周明说。

  此外,湟里镇通过引导农户调整养殖品种结构,逐步压缩吃食性鱼类养殖,发展对水体污染较轻的虾蟹养殖。湟里镇还通过实施围网整治、退田还湖工程,减少水产养殖面积近9000亩,目前保留的3400亩水产养殖中虾蟹养殖面积占85%以上。

  随着排污口排查整治不断退进,滆湖的水质提升慢慢出现了边际递减效应。“主要原因在于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不够彻底。”武进区生态办副主任庄敏认为。

  对此,武进区有的放矢采取措施控制面源污染。一方面,编制《滆湖渔业发展规划》和《水域滩涂养殖规划》两大规划,划定滆湖生态渔业发展功能区域和水产“禁养、限养、养殖”三大功能区。另一方面,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学农药

  开展生态湿地修复,构建立体保护体系

  在源头治理的基础上,武进区积极探索构建立体保护体系,在入滆湖河道、支浜、河塘等地实施生态湿地修复工程,建立生态缓冲带,形成一道道生态屏障。根据规划,2021年,武进区将完成生态湿地修复1613.09亩,实现全区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3.6%。

  “我们在生态护岸、岸坡种植耐水植物,在排口及支浜种植生态浮床,以多种形式打造小微生态湿地,也结合两岸历史人文景点,形成‘一河一生态廊道、一桥一人文景观’。”于乐说。

  湟里镇西鲁村紧邻滆湖,是一个水系发达的村落,1.3公里的西鲁浜穿村而过。今年年初,西鲁浜完成清淤,与“清水廊道”——新孟河实现互通,两岸生态护坡及亲水步道也相继建成。“现在水清了,环境好了,晚上吃完饭我们都会过来走一走。” 西鲁村村民路建芳说。

  根据《滆湖(武进)近岸带水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安排,到2025年武进区将分片区退圩还湖0.842平方公里,恢复湿身挺水植物86255平方米,浮叶植物4443平方米,沉水植物287196平方米。今年将完成首个片区的退圩还湖。

  目前,武进区正在加快建设5万亩滆湖“以渔控藻”生态修复试验区,通过恢复区域水生生物种群规模,减轻水体营养盐负荷,起到“生物坝”和“生态屏障”的作用。同时,采取人工修复、增殖放流等措施,逐步提升滆湖自净能力。


       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Copyright © 河南全媒体网 版权所有 监督电话:0371-67326666  投稿邮箱:hnqmtw@163.com
    声明:本站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有河南全媒体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豫ICP备18037887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0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566
    法律顾问:河南德慧律师事务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