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热线:0371-67326666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资源环保 >

40年来河南从秃岭荒山,到绿水青山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编辑:刘继航 时间:2019-12-09 阅读量:
导读: 全媒体网讯 从秃岭荒山,到绿水青山,40年的飞播造林,河南省华美嬗变。飞播造林,解决了山势陡峭、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劳动
      全媒体网讯 从秃岭荒山,到绿水青山,40年的飞播造林,河南省华美嬗变。飞播造林,解决了山势陡峭、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劳动力缺乏山区的造林难题。12月6日,在河南省飞播造林40周年会议上,省林业局晒出了河南飞播造林40年的成绩单:成林面积389.12万亩!从伏牛山区,到太行山区,再到桐柏山区和大别山区,河南省的飞播造林工程已扩大到了12个市39个县。

1979年6月,栾川、卢氏两县飞播造林20.6万亩,拉开了河南省飞播造林的序幕。伏牛山深处的栾川县三川镇抱犊寨正是当年的一个飞播区。如今,抱犊寨的荒山早已被翠绿所覆盖,以飞播林区为基础开发的抱犊寨景区更是“红得发紫”。

40年来,河南省先后在三门峡、洛阳、安阳、新乡、焦作等12个省辖市的39个县(市、区)实施飞播作业1668.5万亩,累计成效面积510.6万亩,其中成林面积389.12万亩。

截至目前,全省已形成集中连片1万亩以上的飞播林130余处,10万亩以上的12处,30万亩以上的4处,建成了156.13万亩的飞播林基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院长冯慰冬说,河南省飞播造林多在山势陡峭、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劳动力缺乏的山区进行。这些地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恶劣,人工造林难度大。实施飞播造林后,通过“飞、封、造、管”相结合,使植被很快得以恢复,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山区自然面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近年来,河南省飞播造林从人迹罕至的高山、远山地带逐步转向人为活动频繁的石质低山、丘陵地带,飞播机型也随之改变,由“运五型”飞机发展到全面采用直升机。“今年河南省首次开展无人机飞播试点面积1.5万亩,实现了全国无人机大规模飞播造林零的突破。”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飞播站站长霍宝民说。

按照《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共规划飞播造林200万亩,年度飞播造林规划20亩;2018-2019年已实施40万亩,还有160万亩需要完成。

河南省林业局副局长师永全说,有关资料表明,5万亩森林的储水量,就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全省森林每年可涵养水源120亿吨左右,约相当于小浪底水库的库容,同时每年可固土2亿多吨,减少土壤肥力损失1000多万吨,增加土壤氮磷钾营养物质40万吨。

为此,河南省将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持续拓展生态空间,拓展生态发展空间,提高生态承载能力,构筑绿色生态屏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生态支撑。


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Copyright © 河南全媒体网 版权所有 监督电话:0371-67326666  投稿邮箱:hnqmtw@163.com
    声明:本站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有河南全媒体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豫ICP备18037887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0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566
    法律顾问:河南德慧律师事务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