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热线:0371-67326666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民生法制 >

忠诚履职 勇于担当 谱写监狱发展新篇章

来源:法制日报 编辑:秦雨晴 时间:2019-03-06 阅读量:
导读: 多年来,天津市监狱系统积极践行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坚守安全底线,践行改造宗旨,以政治改造

多年来,天津市监狱系统积极践行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坚守安全底线,践行改造宗旨,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统筹推进“五大改造”新格局落实落地,改造秩序持续向好,实现了连续18年无服刑人员脱逃。特别是康宁监狱,自建狱以来,连续64年无服刑人员脱逃、无狱内重大案件、无重大疫情、无生产安全死亡事故。由此,系统受到司法部通报表彰,天津也成为全国监管改造秩序最好的省份之一。

2018年以来,新一届天津市监狱管理局党委一班人,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动真碰硬的决心,坚持政治引领、政治建警,滚石上山、攻坚克难、创新竞进,成绩斐然,系统上下众志成城,气象更新。

天津监狱系统坚持“打开大门办监狱”,整合社会资源助力改造工作,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工程院士进大墙,把科技引进来,助力智慧监狱建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监狱,社会评议为监狱工作注入新活力;问政于民、公开于民,创新发展在路上。

天津监狱干警以快打慢促队建,既注意工作程序和标准,又着力培养创先争优意识,为干事者铺路,为成事者搭台。同时,积极开辟扫黑除恶第二战场,捷报频传;开通远程视频会见,打通亲情帮教最后一公里,高墙不再阻隔亲情;签订《医疗合作战略框架协议》,解决了狱内看病难、狱外转诊险的历史性顽疾。

他们跳出监狱看监狱,更新视点,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开阔视野,拓宽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搭建服刑人员与家属沟通桥梁,正确把握执法尺度与温度,高墙不再冰冷。亲情呼唤良知,感人故事化作微视频《归途》,成为全国同行业入选中央政法委十大微视频的唯一作品,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三统一;精准扶贫,对口支援西藏未管所;积极响应上级要求,选派精兵强将执行重大专项任务;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彰显纪律部队本色,社会责任扛在肩。

天津监狱干警坚持以悔罪教育为主线,以正面引导和亲情感召为切入点,以政治改造为统领,营造浓厚改造氛围;大力加强监区文化建设,开展“一季度一主题”文化活动,书法绘画、泥人塑形、葫芦烫画、模型制作,用艺术熏陶,矫正行为;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文明点亮监狱。认同党的领导、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民族团结,“五大认同”在服刑人员中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个中心、两个完善、三个延伸、四个加强和“五化”天津教育改造模式初见成效。

李港监狱:打造文化育人的金字招牌

进入李港监狱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刻在石基上的“诚朴守责礼法并治”8个大字,这是李港监狱的核心治监理念。围绕这个理念,李港监狱开启了数年如一日的文化育人探索之路。

李港监狱于2012年迁入新址。迁入前,监狱就确立了建筑群体造型的文化定位,将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结合,搭载起多层次多角度的文化结构,实现了集安全防范、教育改造、生活管理、心理调试功能于一体的建筑模式。

监狱投入使用以来,监狱党委做好文化建设顶层设计,及时制定了《监区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凝聚警察对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思想共识,促进警察以新视角、新渠道、新方法构建监区文化建设新格局,形成创新驱动、务实有为的监区文化建设氛围。

在李港监狱,每个监区从警察值班区到监区走廊,再到每一个监舍,都突出一个关键字,分别是“爱、和、礼、德、信、法、仁、诚、善、智”。围绕这些关键字,每个监舍都有精到的解读,解读的内容被巧妙设计,并打印出来,张贴在墙上。

这是近年来李港监狱根据司法部打造平安、法治、文化监狱的要求,以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以一区一字、一字多维为载体推行的监区特色文化建设,目的是提升教育改造正能量与软实力,发挥监区文化建设在教育改造服刑人员中的攻心治本作用,铸就监区文化建设的闪亮品牌。

在此基础上,李港监狱利用现有资源开展监区文化建设。如充分利用监区活动室,组织服刑人员创作队歌,开展手语操、心理健康操、狱苑歌曲训练、主题演讲等监区文化活动,形成了每名服刑人员一本读书笔记、一本读书周记、一个监区一首狱苑歌曲、一部微电影、一本杂志、一套手语操、一套心理健康操、一个认罪悔罪演讲、一个监区文化中心、一个身心健康室为主要内容的“十个一”教育改造品牌,营造了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气息浓郁的改造氛围。

几年来,通过强化教育改造职能发挥,李港监狱的管理水平、安全防范软实力与服刑人员思想道德修养、认罪悔罪意识显著增强,已经成为展示监狱良好形象、文化内涵与工作特色的新名片。

天津市监狱:梦想剧场放飞梦想

天津市监狱是一座有着悠久传统文化底蕴的百年监狱。近年来,天津市监狱在服刑人员中开展“梦想”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服刑人员的改造信心,取得了启迪心灵、反思悔过、积极追求改造的良好效果。

从2012年天津市监狱首次举办放飞梦想歌唱比赛,到2015年开展梦想剧场活动,天津市监狱致力于为服刑人员提供实现梦想的宽阔舞台。如今,“梦想”系列活动已成为天津监狱系统教育改造工作的亮点之一。

梦想剧场活动举办以来,天津市监狱组织服刑人员自编自导自演舞台剧,展现服刑改造取得的成绩。由监狱警察组成的专业指导团队,对服刑人员的表演进行细心指导,精心雕琢台词内容,以取得更好的演出效果。

为了使梦想舞台得到持续,在社会爱心企业的资助下,天津市监狱设立了梦想金。在感恩梦想系列活动中获得优胜的服刑人员,均可获得一定数额的资助,用来回馈家人、回报社会。

服刑人员演出剧目的题材均来自实际服刑生活,相似的经历在服刑人员群体中引发共鸣,激发了其他服刑人员认罪悔过、加速改造的内生动力,为服刑人员认罪悔罪发挥了积极作用。

多年不懈地探索完善教育改造方法,让服刑人员形成了守法意识、悔罪意识与向善意识,其文化生活也经历了从简单到丰富的发展过程。

通过参加“梦想”系列活动,服刑人员懂得了忏悔,学会了感恩,收获了希望,为改造成为合格守法公民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年一度的两操汇演成为女子监狱展示改造成果、比拼改造成绩的传统教育改造活动。

好好艺术团的新生梦

聚光灯下,舞者身着非洲部落服装,脸上涂抹五彩标记,头戴羽毛头饰,腰挎非洲鼓,边敲边唱,尽情狂舞,台下观演的非洲友人面带微笑,掌声阵阵……这一幕是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刚刚结束时,津巴布韦狱警总监一行来津参观考察时的场景。如果没有特别的解说,恐怕没有人会相信,这些笑容洋溢的舞者是大墙里的服刑人员,她们来自天津市女子监狱好好艺术团。

2010年,为宣传展示教育改造成果,女子监狱选拔了20名有文艺天赋、热爱艺术表演的服刑人员组成好好艺术团,对她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好好艺术团先后创作了一批讴歌祖国、呼唤亲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作品,成为教育改造工作的亮丽名片。

2016年10月,在第36届亚太矫治管理者会议上,好好艺术团精心编排、倾情奉献的教育改造成果汇报演出,展示了服刑人员饱满自信、昂扬向上的改造精神面貌,受到外国友人高度评价。

2018年,好好艺术团策划筹备了“中国梦引领未来——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主题活动”。活动以改革开放40年来的监狱工作重点事件为主线,再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给监狱工作带来的深刻变化。这些大型教育活动引领和感召着服刑人员不断坚定认罪、悔罪、赎罪的改造信念,用艺术之光点亮人生的灰暗,照亮新生之路。

天津未管所服刑人员向天津博物馆老师学习绘制古风团扇

未成年服刑人员与“天博”的不了情缘

天津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坚持敞开大门办监狱的工作理念,定期邀请天津博物馆的专家走进大墙,为未成年服刑人员量身打造了一系列有文化、有意义、有内涵、有深度、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体验式教育活动。

自2017年4月起,天津博物馆的专家们每月定期走进大墙,与未管所干警一起,为未成年服刑人员先后开展了拓印古钱币、盘条制陶、绘制青花瓷盘、扎染、制作刻板画等15期传统文化特色体验活动。每一期活动都独具特色,蕴含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凝聚着警官们与天博老师们的良苦匠心。

这些传统文化体验课根据未成年服刑人员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监所监管要求精心设计,并与天津博物馆的当季展览息息相关。服刑人员虽不能走进博物馆,但可以通过传统文化体验课了解中国历史,学习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

通过老师们专业的指导和警官们悉心的帮助,未成年服刑人员学以致用,一件件精美的传统工艺品在一双双巧手下应运而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服刑人员那颗漂浮不定的心也开始慢慢沉静。

春天,天博的老师们带领服刑人员手绘纸鸢;夏天,天博的老师们教服刑人员绘制古风团扇;秋天,老师们走进高墙,与服刑人员一起制作普洱茶饼,让他们在探寻茶马古道文化的同时,亲自见证普洱茶饼的诞生;冬天,服刑人员聆听天博老师们讲述四合院故事,并在警官指导下制作四合院模型。

这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体验课不同于传统的课堂式教学,服刑人员在体验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中,既学习了传统文化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越来越多的服刑人员积极参与其中。他们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懂事,越来越沉稳。

服刑人员在长泰监狱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警官教导下,学习茶道艺术。

长泰监狱:让服刑人员尽快适应社会

刑满释放重新回到社会,如何能够从长久与世隔绝的环境顺利过渡到正常生活,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是横亘在服刑人员眼前的一道沟壑。填平这道沟壑使其变为坦途,便是出监教育的职责所在。

服刑生活结束于出监教育。作为天津市唯一一所出监教育功能性监狱,长泰监狱秉承科学化与专业化的理念,对临释服刑人员开展以心理健康指导、职业技能培训和模拟社会实训为主要内容的释前教育。按照“深化创新,突出专业,办出特色,打造一流”的工作思路,长泰监狱以“一学校一中心两基地”为依托,构建了以技术教育、心理调适及社会化训练为核心的大出监教育体系。在刑满释放前的3个月时间里,服刑人员将在这里接受各种社会适应性训练,以便顺利回归社会,走上通往新生的向阳大道。

“一学校”即育青学校,服刑人员在这里接受以中小学内容为主的各种基础科学文化教育,丰富自身知识储备;“一中心”即服刑指导中心,服刑人员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进行心理调适与疏导,消除心理障碍,增强社会生活的适应性;“两基地”即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回归社会实训基地。在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服刑人员可选择电焊加工、电梯维保、计算机维修、汽车维修等11个专业技术进行学习实训,可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考取资格认证、掌握一技之长以便自食其力;回归社会实训基地则设有公安派出所、司法所、行政办证中心、银行等14个仿真模拟区域,服刑人员能够直观地对出狱后面临的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等各种场景进行模拟体验,消除回归社会后的心理恐慌和陌生感。

津西监狱新入监服刑人员在行为规范参观室学习一日行为规范。

津西监狱:九室教学让服刑人员规范有序

作为天津市唯一一所入监教育功能性监狱,天津市津西监狱承担着对新入监服刑人员进行入监教育的职能。如何让新入监的服刑人员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监狱的意义、明确自身的服刑方向是津西监狱一直以来认真思考研究的课题。

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津西监狱探索研究出了一套全新的教学方式:情景课堂和模拟设置教学,简称九室教学。“九室”由监狱面貌光明室、“四课”教育观摩室、定置管理实景室、行为规范参观室、一日生活演播室、服刑指导模拟室、违纪行为警示室、家人期盼亲情室、改造成果室9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组合而成,仿佛蜿蜒九曲的回廊,一步一景地将服刑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内容,通过具有贴近性和代入感的形式,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如在定置管理实景室内,通过对服刑改造日常生活的内容、定置管理要求进行实景展示,服刑人员能够对监狱服刑改造的生活内容和行为规范有一个粗浅却精准的理解;在一日生活演播室里,服刑人员通过观看监狱自行拍摄制作的一日服刑生活视频短片,可以增进对服刑改造生活的场景与内容的直观感受,以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在违纪行为警示室里,服刑人员能够通过了解违反法律法规和监规纪律后的惩罚措施,强化自身服刑改造的思想意识,进一步认识到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的执法严肃性和威慑力。

服刑人员家属在会见服务大厅通过信息化系统,自助查询服刑人员改造情况。

会见,只为那抹不去的亲情牵挂

对亲人的思念一直是服刑人员狱内生活中抹不去的情愫,除寄相思于笔墨外,亲情会见就是那座连接思念两端的桥梁。

每逢监狱会见之日,总会有年迈的父母、祈盼的爱人和幼小的孩童从四面八方赶来,为的就是到会见服务中心,与久违的亲人见上一面,说上几句贴心话。

会见服务中心,是一个集安检、登记、等候、查询、登车、便民服务、紧急救护及视频会见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一站式会见服务平台,不仅承载着改善会见服务环境、全面提升便民服务水平、统一和规范会见管理、强化和完善安全防范效能等功能,也展示出了天津监狱良好的会见窗口新形象。自2018年11月30日起,天津市监狱系统所有服刑人员单位全部实现远程视频会见,这也意味着外埠服刑人员及其亲属可以通过视频会见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十分便捷。

亲情会见这座架在服刑人员与家属之间的沟通之桥,不仅连接了悔恨与思念,更是促进监狱与社会、改造与家庭互识互知的纽带。长虹偃卧,倒影成环,多方协力方得圆。

    Copyright © 河南全媒体网 版权所有 监督电话:0371-67326666  投稿邮箱:hnqmtw@163.com
    声明:本站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有河南全媒体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豫ICP备18037887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0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566
    法律顾问:河南德慧律师事务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