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热线:0371-67326666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社会新闻 >

一条棉纺路 半部郑州史

来源:人民网 编辑:秦雨晴 时间:2020-09-18 阅读量:
导读: 河南全媒体网讯 老郑州人说,棉纺路上,藏着郑州的青春。那时的新中国刚成立,那时的郑州叫“纺织城”。长不过三公里的棉纺路,是整个城

河南全媒体网讯    老郑州人说,棉纺路上,藏着郑州的青春。

那时的新中国刚成立,那时的郑州叫“纺织城”。长不过三公里的棉纺路,是整个城市最繁华的所在。五个大型国营棉纺厂,十万纺织工人聚居于此。近半个世纪时间里,一条街撑起一座城。5个棉纺厂的利税,占郑州市同期财政收入的一半。

时光荏苒,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产业的升级,国营棉纺厂退出历史舞台,纺织工业也从城市区消失。城市飞速发展,曾经最繁华的地方变成了最落后的“塌陷区”。那些曾在这里挥洒汗水,奋斗青春的人却留了下来。他们的人生已与这条路交汇融合,再难分开。

如今,新的变化已经出现。国家对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开展保护利用,郑州市也开始对城市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沉睡的城市记忆正在被唤醒,棉纺路又重新焕发生机。

保留下来的国棉三厂大门

历史:一条棉纺路 半部郑州史

1953年——1957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中一项就是在郑州投资1.76亿元建设5个大型纺织厂。数万名产业工人不远千里自纺织业相对发达地区来到这里。他们成了郑州的“棉一代”。

1954年,19岁的上海小伙袁鸿岗看到了号召支援郑州的通知。他的父母都是纱厂工人,自己已是一名熟练的纺织工人。几乎没有犹豫,袁鸿岗打了报告,用木箱装上衣服,背上脸盆就出发了。这一走,就是66年。

“到郑州正赶上下雪。”下了火车,袁鸿岗最先感受到的是北方的寒冷。那时郑州西区遍地是乱坟土岗、小砖窑,去市区只有一条土路,主要交通工具是小毛驴。他深一脚浅一脚走到了驻地——几个搭在荒地里的席棚。建设者们人人打地铺。南方人最不适应的是风沙,“睡觉鞋都要底朝上放,不然早上满鞋沙。”

从1953年到1958年,在艰苦的环境下,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们靠着创业的激情,在一万亩的土地上,以一年一个厂的速度,一口气建起了五个大型国营棉纺织厂。国棉一厂、三厂、四厂、五厂、六厂,像五姐妹一样,一字排开。北边厂区,南边生活区,中间一条小土路隔开。后来,这条小路被命名为棉纺路。

袁鸿岗进了刚刚建成的郑棉三厂。望着高大厂房中一台台纺织机,抚摸着浆纱机、织布机上那块黑油油、白亮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的标牌,不少人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新的棉纺厂承担着“解决全国人民穿衣问题”的重任,一投产就开始高速运转。袁鸿岗被分到了细纱车间。24小时,机器不停,人员三班倒。饭有人专程从食堂送来。“接班的人不来,你不能撒手。晚来三小时,你就晚下班三小时。”

在他的记忆中,那时大家身上都有一股劲儿: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活儿干不好。“晚上哪间办公室灯灭着都觉得丢人。”在这样的氛围中,郑棉三厂建成不久就形成了年产棉纱14522吨,棉布7653.8万米的生产能力,质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1958年,三厂生产的布走出国门,开启了河南省纺织品出口的先河。很快,四厂自行研制成功新中国第一台无梭喷气织机,改变了上千年来用梭子引纬织布的历史。五大国棉厂一年生产的棉布,可供1亿人口每人做一套衣服。

1984年,袁鸿岗出任三厂厂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几家国棉厂经历阵痛,纷纷进行体制调整、技术改造。依靠强大的技术实力,他们重新赢得了市场。那几年,袁鸿岗干的最多的事,是各地跑展会,签合同。90年代初,郑棉三厂曾经70%的产品用于出口,每年为国家赚回外汇2000万元以上。

1995年,袁鸿岗退休。他没有选择回到上海,而是留在郑州。“我与郑州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与上海联系万缕千丝。我觉得我这一辈子就要终老在这儿,终点就在郑棉三厂这个医院,挺好。”

从1951年到2009年,国家对郑州纺织工业投入不到5亿元,同期财政税利100多亿元。

90年代末,随着市场变化,几家棉纺厂效益越来越差,最终走向破产、搬迁。属于那一代人的骄傲也随之远去了。


 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Copyright © 河南全媒体网 版权所有 监督电话:0371-67326666  投稿邮箱:hnqmtw@163.com
    声明:本站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有河南全媒体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豫ICP备18037887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0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566
    法律顾问:河南德慧律师事务所
    Top